王先謙:荀子論學論治,皆以禮為宗
學不可以已。
君子博學而日参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行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學莫便乎近其人。
修身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
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
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不苟
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
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脇,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蕩蕩乎其有殊於世也。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後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孰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傷之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
榮辱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非相
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
非十二子
知默猶知言也。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仲尼
知者之舉事也,滿則慮謙,平則慮險,安則慮危,曲重其豫,猶恐及其禍,是以百舉而不陷也。
儒效
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聖人者,人之所積也。
治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議兵
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
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凶。
天論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懸者,在此耳。
禮論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解蔽
凡人之患,蔽於一面,而暗於大理。
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
正名
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大略
禍與福臨,莫知其門。
盡小者大,積微者着,德治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