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編,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中夜起坐,取燭以書。其志道精思,未始須臾息,亦未嘗須臾忘也。──《宋史》
◎吾學既得諸心,乃修其辭命,命辭無失,然後斷事,斷事無失,吾乃沛然。《張子全書‧卷十五》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詢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正蒙‧太和篇》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正蒙‧太和篇》
◎有志於學者 ,都更不論氣質之美惡,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奪志也,惟患學者不能堅勇。──《語錄抄》
◎人未安之又進之,為喻之又告之,徒使人生此節目,不盡材,不顧安,不由誠,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觀可及處然後教之。──《張子全書‧卷十二》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出,自若安座,則何嘗有疑。──《理窟學大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