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世界的中國觀 祈劍飛



第一章                   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代前言
一、            China––––中國:一個同時也屬於中國人的外國課題
1.「中國」一詞古已有之。據考,其在文獻上最早起源於西周武王時期,或指一國的都城京師,或指處於一國中土的位置。(P.10)
2.據考,從我國歷史文獻中,「中國」這一稱謂大抵可以分辨出十種不同的含義來:1.指國中;2.指京師;3.指帝王都城之地;4.指華夏族;5.指諸夏(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諸國)6.指中華;7.指春秋齊、宋地;8.指赤縣神州;9.指戰國時關東六國的總稱;10.指三國時魏國。上述十義,基本上都是從地理意義、民族意義和文化意義上來使用的,至於綜合諸意義,直接與統一的政權相聯繫的國體意義,要到較晚才出現。馮有蘭先生曾指出中國一詞在古代文化意義最甚,民族意義較少,國體意義尚無。(P.10)
3.「秦」「漢土」「唐家」等這些這些最發達時期的稱謂總是最有影響力和生命力的。(P.11)
4.在利瑪竇看來,連China這一稱謂,也是由於葡萄牙人從交趾人和暹邏人那裡學來的,交趾人和暹邏人稱中國為Cin,這和「秦」有關。(P.11)
5.國體意義上的「中國」一詞,最初正是出現於中外簽訂的外交文件上,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中俄尼布楚界約》開首即是:「中國大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圓……」,但當時並沒有漢文本,只有拉丁文、滿文和俄文本。十八世紀的諸多外交條約,一般也為滿、蒙、俄或拉丁文本。直到一八四二您年二月廿九日,《中英南京條約》(《江寧條約》)簽訂,這才在漢文原本上出現了「中國」一詞;……(P.11)
6.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一日,革命軍在諮議局定十三條重要方針,其中第二條即為:「稱中國為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至此,「中國」這一稱謂獲得了最廣泛的普遍性。(P.12)

二、            China––––瓷器:文化現象的世界性
1.一九二一年春,我國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了以細泥紅陶和夾沙紅陶為主的彩繪土器,經碳十四測定,其年代約為公元前四五一五至二四六0年。這一重大發現,表明中國文化在距今數千年以前已進入新石器時代,這對於進一步研究中國文化的源流、特色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人們稱之為「彩陶文化」或「仰韶文化」。(P.13)
2.作為陶器更高級發展的產物──瓷器,恰恰也是中國人經由造出白陶器、印紋硬陶器器到商周青瓷,再到春秋戰國和秦漢的原始瓷器,從而在距今一八00多年前的東漢晚期,獨立而且率先發明的。……以至在國外,瓷器與中國共有著一個名詞:china(P.14)
3.這裡,有兩個立場必須肯定:一是人類文化發生的多元論,二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交錯論。(P.14)
4.羅伯特‧路威(Robert Heinrich Lowie)公元前早在二0年代就已陶瓷器為例,說明了他「文化是一件東拼西湊的『百衲衣』」的觀點。他談到,在中國,也和在他處一樣,簡單的手製陶器,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公元前三000年以後,陶輪從近東傳來,其後又若干年,中國人在他們的製陶技術上又加上了另一西洋花樣:塗釉。但他們又非純粹的模仿者。(P.15)
5.由唐至明代,我國瓷的釉彩大多為青、白等色,並有長期的製作實踐;至明代,中國的青花瓷已震撼了世界藝壇。各國不僅大量進口,而且競相仿製,著名的有荷蘭的「德爾費特」(Dolft)和英國的「柳樹圖案」青花瓷等。但是,我們切莫忘記了,賦予青花瓷以「青膚肉肌」的顏料,卻恰是鄭和下南洋帶回來的,蘇門答臘島的蘇泥和檳榔島的勃青,以後,南洋進口的顏料用盡,青化瓷的顏料又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回青。(P.16)
6.……康熙後期,清代瓷器吸收了歐洲、阿拉伯國家的瓷器、瓷瓶、琺瑯和玻璃器皿等藝術上的長處,還有西洋的繪畫藝術。大量的、博採眾長的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國製瓷藝術的新的高峰,使china──瓷器光彩長在。(P.16)
三、            China––––支那:文化現象的歷史性
1.「支那」這個名稱,是起源於印度的。(P.17)
2.從古時候至明治中葉止,日本人通常稱中國為Morokoshi(                )Kara(      ),稍後一些又稱Toh(     ),這些都是日本人對漢字「唐」的讀音,大體上反映了中國文化,特別是唐朝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P.17)
3.國外中國觀的變動,是與歷史發展一致的,是與現代前進同步的,是與中國其他的發展、中國人民的覺悟密不可分的,也是與全人類的成熟休戚相關的。(P.21)

四、            China––––震旦:讓東方之光更加燦爛
1.古時,中國還有一個出口轉內銷的譯名,叫「震旦」,據《辭海》「震旦」條:「古代印度人稱中國為Cinisthanay9在佛教經籍中譯作震旦。東晉帛尸黎密多羅譯《佛說灌頂經》第六卷云:『閻浮界內有震旦國』即此。異譯亦作『振旦』,『真丹』等。」還提到:「或以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國的『秦』字的對音。」(P.22)
2.十九世紀以後,各國正式把中國學當作一門學科來研究,旦這種科學研究大量地卻是用了骯髒的侵略和掠奪的手段來進行的,這種局面的根本性改變是在於新中國成立之後。(P.23)
3.魯迅題內山完造《一個日本人的中國觀》序:「據我自己想,只要是地位,尤其是利害一不相同,則兩國之間不消說,就是同國的人們,也不容易互相了解的。(P.25)
4.取一個開放性的基本態度,無論對己還是對人,都是有益的。(P.26)


第二章                   西羅多德時代的終結––––前中國觀時期
一、            人之謎之一:體質人類學的考察
1.人類文化的早年是如此的進展緩慢,而一旦進入了文字、石頭建築、車輪、耕犁的時代,文化的發展卻在只佔全部人類文化史二十分之一的時間裡高度濃縮了,並且是愈往後濃縮程度愈高。(P.29)
2.裴文中:「就目前所有的知識來看,我們中國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從人類開始使用工具,開始勞動的時候起,就發展成了相當的中國猿人的文化(如使用火)……到現在上,我們看不出任何跡象,可以說明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和歐洲同時期的文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但與亞洲,特別是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爪哇以知道的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製作方法和型態上,都有一定相近的地方。……(P.32)
3.就中國大陸內部而言,將黃河流域認作中國文化的唯一發祥地之說已經過時了。
4.GM血型基因是遺傳獲得並終生不變的,而且不同民族、人種,GM因子的基因頻率具有特定值,因此,當科研人員在收集了二十個省(地區)近十個民族三千多人的血清,檢測其GM血型後,發現約以北緯三十五度為界,人類血清抗原有很大差異……(P.32~P.33)
5.就中國大陸與外部的關係而言,也有不少令人感興趣的情形,如《帝 王世紀》寫帝嚳「斷齒,有聖德」,這與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代地域域內涵都有一致的帝方方然而而考古學卻又發現中國的東海岸和美洲都有「拔牙」頭骨,又如,甲 骨文所見「夔」「兕」字樣,額頂有一深溝,又與台灣高山族和印地安人的頭部畸變一模一樣,《山海經》等書明確記載,東北夷先祖顓頊及其父韓流也是實行「變 形頭」的。難怪,香港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著名的太平洋考古學家鄭德坤教授說:「太平洋兩岸極可能存在古老的文化聯繫。」(P.33)

二、            人之謎之一:文化人類學的猜想
1.希臘人想像中的樂土實際上是在東方;印度人的樂土指向北方;中國人的樂土卻在西方。三個箭頭所指,恰是同一地域,即阿爾泰和昆崙山兩端之間的地區。(P.35)
2.人們公認,「洪水之說」是一個地球上最為普遍流傳的發生在人類幼年時代的故事。半個世紀前,據德國學者考察,全世界大約有三百個民族的原始文化中都保存有這樣的記載或傳說。(P.36)
3.所 謂直接交流之例,可以舉出亞洲與美洲的聯繫。今天已有充分證據說明,人類在大約三萬年前,從亞洲經阿留申──白令海峽,進入美洲的陸橋是存在的,因為那時 世界海面較低。至於間接的交流方式,自然離不開海洋的媒介,有學者已經指出:從常識判斷斷既然亞洲的航海者能到達波利尼西亞島上定居,他們就該有繼續前往 美洲的航海技術。……近年來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已提出:數年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出土的一件印地安彩缽上,刻有七個表意符號,與中國仰韶文化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古物上的符號一致,因為中國易經的卦象,與「復卦」內容相符,從而得出早自七千年前,中國半坡氏族後人即已輾轉移居美洲。(P.36~P.37)

三、            在鐵與血的洗禮下
1.……到了青銅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線索越來越多,而且留下了文字記錄。……民族間文化在戰爭的媒介下,有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並出現了由此及彼,愈傳愈遠的現實可能性。(P.37)
2.在 中國,青銅文化與商文化的對應最為直接,有趣的是,這兩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文化交流的意蘊:以青銅這種合金為標誌的這一時代的文化,恰可以看作是一種合金文 化;而商朝這一名稱則反應了這一王朝的起源與商業的淵源關係,商人祖先王亥曾經駕牛經商,玉和貝成為商人的貨幣。所以,有人斷言:「商文化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東西,代表了許多文化之流的一種溶合。」(P.37~P.38)
3.根據一般的說法,公元前五、六世紀,中外文化交流的勃興,是由於內外兩個原因造成的。……就中國外部而言,大流士在文化史上之所以值得一提,第一,在於他對外擴張,建立了一個橫亙歐亞大陸的波斯帝國,這本身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發達的一個巨大載體。……第二,世界史上著名的大流士改革,客觀上促進了各種文化交流。……就中國內部而言,這一時期正是春秋向戰國過渡時期。……值得注意的問題在於,秦國在統一中國之前,已經先期將勢力伸張到西方,這等於打開了東西文化方面的通道。……這是公元前七世紀時的事情。這時期還有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這便是:為了抵抗北方和西方少數民族的侵擾,由春秋五罷興起的攘夷運動的同時,當時的西北部諸國(燕、趙、秦)紛紛築長城以禦敵。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問題,這一素來被認為是趨於封鎖和阻隔的運動和措施,客觀上倒產生了兩個完全相反的效果:其一,攘夷運動迫使圓在黃河河西一帶的阿里瑪斯比亞人(Arimaspea)西遷,而他們的向西攻略,又使原來由東向西的諸民族一個接一個地西移。……其二,這些城牆(包括後來秦統一後,連接起來而成的「萬里長城」,由於有效地阻止了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迫使這些游牧民族(一般指匈奴)調頭西向,亞細亞中部進發。鄭壽麟先生認為,「因為這一衝動,西亞和東歐的民族都受很大的影響,就成為世界上個很著名的民族遷移的原因(紀元後四至六世紀)。」其三,由於有長城作保障,阻止了戎狄的侵擾就能夠把被分散了的力量,集中起來。(P.38~P.40)

四、            至西羅多德時代止的國外中國知識
1.「歷史」一詞最初源於希臘,其原意正是「探討」或「研究」(P.41)
2.幾乎所有希臘文明奠基的代表人物,都有尊東方文明為師的表示,希羅多德是其中最著者,蘇聯學者盧里葉曾說:在希羅多德看來,東方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搖籃」(P.42)
3.中國的絲也許是早在春秋時代之初,甚至更早些,便已為西方人所知曉。物質文化充當文化傳播和彼此了解的先鋒,這大概可以看作文化交流的一個規律。(P.42~P.43)
4.公元前四一六年到三九八年,希臘人克泰西亞斯(Ctesias)用賽里斯(Seres)來稱呼中國中這一名稱以後在西方流傳甚廣。總之,無論是印度、波斯、希臘,各種稱呼,音異義近,大抵都與久享盛名的中國絲有關。(P.43)
5.從希羅多德書中可知,公元前七世紀時,自今黑海東北隅頓河河口附近,經伏爾加河,北越烏拉爾嶺,自伊爾的什而入阿爾泰、天山兩山間之商路,以為希氏所知悉。(P.44)
6.洛陽──突亞赫塔──地中海,三點聯結,恰好表明在當時或者更早,這裡曾是一條交通線。(P.44)
7.後世不少學者斷言,伊賽頓人告知阿利斯帖亞的北風以外的人,正是中國人。(P.45)

第三章                   亞歷山大東征以後––––初步認識中國
一、            第一個世界性的文化開放期:希臘、印度和中國先秦文化的同步
1.古希臘地理學家克泰西亞斯:「賽里斯與北方印度人,身軀魁梧,男高十三骨尺(由中指之端至肘為一骨尺);壽逾二百歲。在格忒羅斯河畔某處,有人與獸相似,皮如河馬,箭不能入。」(P.50)
2.據研究古希臘地理學史的法國學者保羅.佩迪什的觀點:亞里士多德「對東方的認識大部分是依據克泰西亞斯的」(P.50)
3.亞里士多德《政 治學》:「還有一種君主政體,它在各野蠻民族中常常可以見到,並與專制制度極為相似,但它是合法的和世襲的。因為野蠻民族比希臘民族更富於奴性,亞洲野蠻 民族又比歐洲蠻族更富於奴性,所以他們並不發動反對專制政府。這樣的蠻族王制具有僭政專制制度的性質,因為它的臣民生來就是奴隸,而且它的王族也沒有被推 翻的危險,因為他們是世襲的和合法的。因此,這些蠻王如同國王一樣,他們的衛隊是由本國臣民組成的,而不像專制君主那樣依仗雇傭來的武士。」(P.51
4.在亞歷山大時代,甚至以前,國外關於中國知識的最初來源之一,便是與中國絲綢有關,這當然是因為絲綢乃中國文明的最偉大成果之一。(P.51
5.希臘文化隨亞歷山大經伊蘭、阿富汗、而終於與印度佛教相遇。(P.53)
6.儘管學界一般把佛教傳入中國之初,定在西漢末武帝通西域之後,但這是就影響已達一定程度而言,其實,阿育王派遣佈教師於國外之時,也正是公元前二四三年及二一七年,西域沙門室()利防等十八人攜梵本經典進入中國之際。(P.53)
7.據季羨林先生的研究:「遲至到公元前四世紀中國絲就已經輸入印度。在梵文裡,有許多與絲有關的字,如Cinapatta(成捆的絲)Cinamsuka(絲衣服)等,都有Cina(脂那)這個字作為組成部份。可見中國絲在古代印度影響釋非常大的。」(P.53)

二、            從斯脫拉波到普林尼:世紀前後的國外中國知識
1.世紀前後國際關於中國的知識主要是由詩人、學者和商人留下的。(P.55)
2.公元前後,拉丁文「東方」一詞,在羅馬地區格外引人注意,他們把它看成一個與希臘、羅馬相對峙的另一文化系統,所以「亞細亞」概念,在羅馬時代的著述中,即指非、歐兩洲以東之另一世界。(P.55)
3.把絲看成是一種植物纖維或者看成是如同羊毛衣樣的東西的觀念,在紀元前後中國以外的世界中,甚為普遍。(P.57)
4.關 於中國的知識伴隨著絲綢的遠銷而廣為傳播,但當人們想要進一步發展這種知識時,比如,想弄清中國絲的來龍去脈時,中外交通,卻由於政治的和科學技術的原 因,受到了阻滯。普林尼出生兩年後,中國的王莽篡位事件才平息,這種事使路上絲綢之路受阻數十年,一直到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七三年),才出現「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的局面。另外……當時由於航海技術低下和自然氣候的侷限,大多數貿易「其貨物都要經過多次的駁運」,這就難怪人們不易得到準確的有關遙遠地方的知識了。(P.58)

三、            從托勒密到科斯馬斯:公元頭五百年關於中國的知識
1.羅馬水手伊巴露斯在印度洋上發現了信風,於是歐洲商人可以出紅海而航行印度洋了,印度洋航路打通,一舉改變了以往必須依賴南阿拉伯人從中轉貿易的情況。(P.59
2.班超在公元七五~一0五間出征中亞和甘英在這期間出使大秦,可以看作中國方面外交政策的一個轉機。……馬其頓商人馬埃斯 蒂蒂亞諾斯,派遣他的商業代理人----蒙奇(馬其頓)和兜勒(色雷斯)的商使於公元一00年(永元十二年)來到「賽里斯國都城賽拉(即洛陽)」之事。這是陸路上中國與歐洲的直接貿易之始。(P.58~P.59
3.公元一六六年(漢恒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即馬可 奧勒留)遣使自日南繳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這是海道上中國與歐洲直接貿易之始。(P.59

四、            關於第一個八百年的思考和評說
1.第一、知識範圍比較狹小,反應出文化交流和互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P.63
2.第二、評價方式是直觀而理想化的,表現了人們對別一種文化的熱情和嚮往。(P.65)
3.法國中國學家L.布爾努瓦:「東西歷史如同出一轍,都把遙遠國家當作自己理想中的王國;為了使商人們在交往中彼此之間建立互相信任的氣氛,史料中都喜歡表現一種樂觀主義情緒。(P.66)」
4.第三、交往途徑是艱難的,代價是高昂的,從中可以看到文化交流的一些推動力。(P.66
5.從 目前的研究來看,我們知道,偏於北方的中西交通線――斯基泰貿易之路,或許是迄今比較清楚的最早通道。位於中國西南方的由四川、雲南等地進入緬甸、印度等 國的道路也是很早就存在的。另外兩條通往印度的道路,則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和南面環繞印度支那半島的海路。這兩條道路都是在公元前後繁忙起來的,具有特 別重要的意義。(P.67
6.這其中究竟包蘊著何等樣動力?……首先是物質需求的誘惑……其次是戰爭的力量……再次是海洋的作用……最後,是世界觀的影響。(.68~P.69
7.尤其在文化傳播的手段上不發達和豐富的古代,戰爭,這種血腥的和野性的力,幾乎成為每一次大的文化開放、文化交流的推動力和衝擊力。……由 於中國各民族間的內部戰爭,特別是與北方民族間的戰爭,造成了匈奴西遷,這對於西方文化影響甚大。由此而起的公元後的那次民族大遷移,甚至被認為是西羅馬 帝國瓦解的重要因素,並且,在此過程中,由於日耳曼人的興起,而發生了基督教的突進,西方各國的初創,乃至一些西方語言的發生。(P.68~P.69
8.托勒密的地圖把中國當作東方世界的盡頭,這或許造成了當時受其影響的人們,把中國看成一個箴默無聲,清靜少慾的國度。(P.70
9.公元前二三世紀,中國文化即開始傳入日本。……日本學者木宮泰彥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一著中認為,當時「日本海上由於里曼海流和對馬海流便出現了大體上沿著周圍陸地向左旋的環流。」他稱為「日本海環流」,正是它聯結古代日中兩國的交通。(P.70
10.      再三世紀初,中國蠶業已傳入北九州,當地居民把蠶含在口中抽絲。(P.71
第四章                   馬可波羅時代以前––––准中國觀時期
一、            第二個世界性的文化開放期:拜占庭、阿拉伯和中國盛唐文化的同步
1.中國後來的學者,一般不區分輸入中國的基督教各派,而統稱之為景教。(P.77
2.阿 拉伯伊斯蘭教文化在人類文化史上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只需指出聞名於世的阿拉伯數字和零的發明,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了。如果從文化交流和傳播的角度看問 題,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的更顯著特點,恐怕還在對人類各種文化的聚積和擴散,就像當年他們在紅海之濱從事的中轉貿易一樣。沒有阿拉伯人對古希臘、羅馬智慧 和知識的聚積,沒有阿拉伯人將伊斯蘭文化向歐洲擴散,就不會有以後的歐洲文藝復興。(P.78
3.自公元七世紀以來,中國和阿拉伯之間的交通,基本循著陸、海兩路施行,陸路係指從波斯、中亞細亞,通過新疆的「絲路」到達長安;海道則是從巴格達經波斯灣、印度洋繞馬來半島到廣州。(P.79
4..梅森(Issac Mason) 在《亞洲評論》一九三三年十月號上撰文指出:「回教入中國有二途,其性質及目的皆絕相異者;陸道儘能輸入回教於西部,殖民之力實為有限;海道則能散布殖民 於各地或進海之區,不久而遍入內地。尚有藉旅行而滲入者,為時既久,所積遂多,故中國回教人口遂能其廣大。」元朝以後的歷史表明,從陸路進入中國西北的回 教,在中國產生了更為重大而持久的影響。(P.79
5.德宗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大秦寺僧景淨建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其中記高宗時(公元六五0年~六八三年):「於諸州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滿百城。」……這一情況隨唐室之盛衰而盛衰。(P.80
6.盛唐時期對外貿易發展極快,出現了七條國際海陸通道。(P.80

二、            阿拉伯人領世界之先:公元七至十世紀的國外中國知識
1.這一階段,如論國外對中國記述最多的人物,大部分都屬於阿拉伯民族或伊斯蘭文化圈。(P.81
2.今天所知,最初作中國遊記的阿拉伯人當推蘇萊曼(Suleiman),……他在公元八五一年著成的《蘇萊曼中國印度遊記》……室那個時代國外關於中國知識的最重要文獻之一。(P.81~PP.82
3.蘇萊曼的時代,飲茶已成了唐代人們的風氣,然作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則要到兩世紀以後。(P.83
4.中世紀阿拉伯人的地理學是處於領先地位的。(P.84
5.宋代是一個思維上的收斂期,文化的民族性、區域性和傳統性在突出地發揮作用,從而醞釀了理學的誕生。(P.86

三、            數位傳教士和四大旅行家:公元十三、十四世紀的國外中國知識
1.蒙古民族歷史上的真正飛躍是發生在十三世紀初期。……自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到一二三七年拔都和一二五三年旭烈兀的兩次西征,始中國抵歐洲的交通,暢行無阻,並一直到忽必烈一二七一年在北京建立元朝,一二七九年滅了南宋,統一中國。(P.87.88
2.這種情況給國外關於中國的知識與觀念,帶來了三個直接的結果:其一,中國的物文化進一步西傳,其中包括火藥、羅盤、印刷術、造紙等極為重要的發明,……其二,吸引了大批外國商人和旅行家來到中國,……造成了國外中國觀的萌芽,……其三,造成了羅馬教廷對於向中國派遣傳教士的急迫心理和濃厚興趣,……(P.88
3.十 字軍東征也在客觀上造成了東西文化交流的新勢態,與蒙古大汗西進所帶出的三個結果相應,也可以找出三點:其一,由於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東方貿易中 的壟斷地位,威尼斯、熱亞那、馬賽、巴賽羅那等城在地中海的商業優勢從此確立,這就使中國文化與外部文化的交流更進一步延伸到地中海以西以北,……其二,十字軍的出現,主要出於宗教和商業的原因,……這樣,就使威尼斯等新興城市的商人和方濟各會、多明我會的傳教士成為這一時期東來的主要人物。其三,由於十字軍東侵並沒有達到使穆斯林改宗的目的,而蒙古大軍的西征也沒能消滅伊斯蘭教,相反地,卻再一次造成了多種文化互相交流的條件。(P.89
4.這一高潮主要的推波助瀾者是傳教士和旅行者(或兼商人)(P.90
5.0年代起,英諾森四世、法國國王路易九世便開始派出傳教使團到蒙古地區去了解蒙古的各方面情況,並到蒙古地區傳教,以便使蒙古統治者信奉基督教,停止進攻基督教世界,這是十三世紀傳教士東來的直接原因。(P.90
6.傳教士東來的另外兩個因素也不應忽視:一是由於在中國西北地區及阿拉伯中亞一帶確實存在信奉基督教的信徒,這便是當年在東方,包括在中國,興旺一時的聶思脫利派,亦即景教徒的後代。……二是蒙古民族自來對宗教遵循一種普遍寬容的寬大政策。(P.91
7.今天流傳下來的元鈔皆是忽必烈時代所印行,但據《元史》記載,魯布魯克(方濟各會的會士,一二五三年初來中國)所述的紙幣,在忽必烈之前是有過的,只是今天未發現實物罷了。(P.94
8.拉施特約於一三一0年用波斯文寫成的《史集》……提到了中國早知利用指紋的特點來提高條約的法律效力。(P.97
9.伊賓.白圖泰……以畫像作為協助刑事、查訪犯罪之用,這在世界上也是較早的一種發明。(P.99
10.       
四、            關於第二個八百年的思考和評說
第五章                   世界走向中國––––從教士中國觀到職業中國學
一、 東方之光和中世紀破曉
二、 傳教士東來和教士中國觀
三、 傳教士東來和職業中國學
四、 國外中國觀的解釋性特徵和文化互識三步曲
第六章                   在理性的眼裡––––從西方看中國之一
一、            笛卡爾及其法國後繼者和批評者:帕斯卡、馬勒伯朗士、培爾
二、            維科:意大利傳統的承啟者
三、            休謨和其他幾位英國政論家:彌爾頓、笛福、坦帕爾、哥爾斯密
四、            萊布尼茲及其前後左右的德國哲人:斯賓諾莎、佛朗克、沃爾弗、赫爾德
第七章                   在啟蒙風暴中––––從西方看中國之二
一、            孟德斯鳩和盧梭對中國文化的批評
二、            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讚美
三、            狄德羅對中國文化的分析
四、            重農學派對中國文化的汲取
第八章                   在世紀和文化的轉彎處––––從西方看中國三
一、            亞當.斯密的近代經濟眼光
二、            哥德的世界文化態度
三、            黑格爾的理性思維深度
四、            叔本華的現代哲學傾向
第九章                   走向專業化的中國學––––從中國看中國的試圖
一、            西力東漸和國際東方學的發展
二、            法、德、英等國的中國學
三、            美、俄、日等國的中國學
四、            十九世紀國外中國學的分析:力圖從中國看中國
第十章                   在社會和歷史背景中的中國觀––––十九世紀關於中國的議論種種
一、            一個廣為流行的說法:「睡獅()醒獅論」
二、            歷史和現實的謊言:「黃禍論」
三、            東西兩兄弟:「孔子加耶穌」說
四、            輕蔑目光下的結論:「支那人的氣質」說
第十一章      在多種文化視角下的中國––––十九世紀議論中國的思想文化巨人舉隅
一、            中國文化的欣賞、同情、推崇和批評者:巴爾札克、馬克吐溫、托爾斯泰、福澤諭吉
二、            中國文化和十九世紀的最偉大發現(1)達爾文與中國
三、            中國文化和十九世紀的最偉大發現((2)馬克斯與中國
四、            馬克斯的中國觀分析
後記
附錄:主要參考書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