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下取自傅樂成
1.周室克商初期採用政策:(傅樂成)
〈1〉懷柔政策── 予以商人高度自治權
〈2〉武裝移民──
分封諸侯國
〈3〉軍事佔領
二、以下取自許倬雲˙〈西周史〉
1.周人有效控制被征服人口的方法之一,則是把商人遷移到周人直接控制的地區。……大約殷庶之西移,正如秦遷天下富戶十二萬以實長安,即漢代三遷七移以實陵邑一般,不外乎以東方舊殷雋彥放在周人王室耳目可見處,一則強幹弱枝,安東方之反側;二則借重殷文化孕育的人材。
2.周人在殷商舊地容忍商王室的殘餘勢力繼續存在……協合殷人的目的在使殷商化而為周……成周建立後,不少殷遺貴族遷居。他們並未淪為奴隸,而仍保留自己的田宅領地並臣屬。
3.衛與成周,都在殷商直接控制的王畿附近,魯則位置在殷商東方重要方國(奄)的
舊地,周人在這三個據點的控制,都以懷柔政策,仰仗殷商舊族的合作與服務。周文化原係商文化的衍生,殷周共存遂使古代中國核心區的文化基本上呈現殷周同質
而延續的現象。甚至在陜西的宗周,由於有大批的殷遺移居,而其中又不乏擔任祝宗卜史的職務,無疑對周室的典章文物也有深遠的影響。
4.周初建立東都,原為了控御東方。周室的真正基地,毋寧仍在豐鎬。授民的分封諸侯,其「國」的成分,因時而異。……封國成長的過程,第一步是殖民隊伍的築城邑自保;第二階段擴充管內的領地到近郊;第三步則封國與封國接界了,界內的領土就都認為國中的土域。
5.成康之世,周人的封建,大約只用於在中原,亦即殷商舊地,加上在東方與北方開拓的疆土,如齊燕諸國,往南則不過及於淮漢一帶,所謂漢上諸姬。周室封建事業大成於成康,則說明了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室,屬於周初建國工作的一部分,並不是在後世繼續推廣進行的常制。
6.各國在春秋時代表現的地方性特徵,正說明了封國內部都曾有過相當程度的同化過程,以整合新的地方性文化。……因此,周人在北方黃土地帶的優勢,雖是征服,卻也不應當作異民族間的征服與被征服,而是大文化圈內族群間關係的重組合,以周人的族群代替殷商族群居於主要的地位。
7.一個分封的侯國,擁有三批屬民,一是擔任司官的人,一是分配的殷民舊族,一是附著在封地上的原居民。
8.西周分封並不只是周人殖民隊伍分別佔有一片東方的故土,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編組,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領了不同的人群。……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組成新族群的意義,大於裂土分茅別分疆土的意義。
9.至少在周初,分封制度甫開始發展時,諸侯封建「封人」的性格強於「封土」的性格,諸侯的地著性還不強固。周初各國每多遷移……則隨封君遷移的族群,一定是分封的主體。以姬姓與姜姓封國遷移的路線來看,都由河南移往更東方或南方的新領土,為周室建立新的藩屏
10.
周對西北二方的外族,採防禦政策,即使追奔逐北,也只是對於入侵的反擊。
11.
周室對於東方與南方的外族,則採取積極地態度,開拓經營,不遺餘力。
12.
三、以下取自張蔭麟˙〈周代的封建社會〉
1.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爭。……另一個來源是罪犯。
2.大部分的奴隸是被用於生產的工作。
3.奴隸可以抵押、買賣。……在周代盛行的殉葬制度底下,奴隸也是必然的犧牲。
4.奴隸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一個奴隸家裡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奴隸。他們的地位是世襲罔替的,除了遇著例外的解放。
5.庶人的地位是比奴隸稍微高貴些,但他們的生活殊不見得比奴隸好。
6.許多聰明的卿大夫已認識民眾的重要,極力施恩於他們,收為己助,以強其宗,以弱公室,甚至以得君位。
7.列國都城都鄰近河流,以現在所知,幾無例外。……與其說是交通的資藉,毋寧說是交通的障礙。
8.這時周的商業大體上似還沒有脫離「以貨易貨」的階段。西周還用貝做一種交換的媒介物。……但貝不能算作真正的貨幣,它本身是一種裝飾品。
9.貴
族家庭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是多妻。至少在周王和諸侯的婚姻裡有這樣的一種奇異制度:一個王后或國君夫人于歸的時候,她的姊姊甚至姪女都要有些跟了去給新郎作
姬妾,同時跟去的婢女還不少,這些遲早也是有機會去沾到新主人的雨露的。陪嫁的妾婢都叫做媵。更可異的,一個國君嫁女,同姓或有好的國君依禮也要送些本宗
的女子去做媵。
10.
在前一個時代(春秋以前)所謂教育就是武士的教育,而且唯有武士是最受教育的人;在後一個時代(秦漢以後),所謂教育就是文士的教育,而且唯有文人是最受教育的人。士字始終是指特別受教育的人,但因為教育的內容改變,它的涵義也就改變了。
11.
歷史上所知,舉行郊祀的只有周王和魯君。上帝的名詞也始見於周人的典籍。
12.
宗廟社稷是每一個都會的三大聖地。
13.
諸神中最與民眾接近的是社。
14.
王、侯的朝廷中管理和鬼神打交涉的正常官職有諸祝、宗、卜、史。
15.
縣
的名稱一直沿到現在,在春秋時似乎只秦晉齊楚等國有之。最初楚秦兩強以新滅的小國或新佔領的地方為縣,直屬於國君,由他派官去治理。這種官吏,在楚國的叫
做縣公或縣尹。他們在縣裡只替國君徵收賦稅,判斷訟獄,他們即使有封邑也在所治縣之外。這種制度是後世郡縣制度的萌芽。
16.
大夫可以自由處分自己的土地,至少有些闊大夫把食邑的一部分撥給一個庶子,另立一個世家,叫做「貳宗」
17.
具有土地人民和軍隊的氏室和公室名份上雖有尊卑之殊,事實上只是對峙的勢力。
18.
嚴格地說,封建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名義上在一個王室統屬下的土地,事實上分為無數小塊,每一塊有它世襲的政長而兼地主。
19.
列國就其起源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克殷之初周王把新征服的土地分給他的宗親和姻戚而建立的 (如齊魯晉)。起先只有這些國的君主稱侯,後來引申泛稱眾國君為諸侯。……第二類是由王室劃分畿內的土地而建立(如秦鄭),其出現遠在第一類之後。……地三類是先朝的殘餘和本來獨立的國家,始終未曾為周室征服過,卻受過周室的羈縻的(前者為宋,後者如徐楚)
20.
氏和姓的分別當初是很明顯的:1.氏只是貴族才有,而姓則人人都有,2.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3同氏的一定同姓,異姓的一定異氏,但同姓的不一定同氏,異氏的不一定異姓,因此,同氏不婚而異氏不必可婚。
21.
秦漢以後姓和氏遂成了兩個同義字。
22.
以公族的大夫篡奪或僭登君位的事,在前四0三晉國的韓趙魏三家稱侯以前,尚未有聞,故此我們把這一年作為本時期的下限。
四、以下取自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後序〉
1.鄭氏舊族,商代亡國之遺民也。
2.五服五等之制,兩周所無。
3.五爵之稱,至少自殷以來有之,厥初雖非制度,習稱既久,約定成俗,自亦有尊卑之別;爰為定制,亦順理成章。疑至晚自西周成王、康王以後則既然矣。
4.春秋時代,公、侯、伯、子、男既為定制,殆無疑矣。
5.兩周爵稱之混亂,多由僭稱。
6.公之初義,本與「君」無別,有土有民人社稷者稱皆焉。
7.「侯」為國君統稱,經、傳之所謂「諸侯」,五等之君皆在其中也。
8.王畿外之封國(外服),凡邦君皆可稱「伯」,此猶凡邦君皆可言「侯」。蓋侯者,為王斥候,對天子言之。伯者,邦長,則對其本國臣民言之。
9.子者,「大君之子」之省稱,亦即「君子」之省稱;男者,力田之稱,附庸之號。然亦自有其土地人民社稷,上則為天子守臣──守邊,下則為邦國君長──長伯。
10.
五等之稱初義如此,其可以互稱復如此。且其起援舊矣,西周禮典之制,雖欲序次其班位而實行之,而列國者或因而不能革,或則徒以官樣文書虛應詔命而已。此所以東周列國無所謂五等,非本無五等也,或則據禮,或則僭分,或則因仍舊俗而不能革也故也。
11.
班爵之制,雖自西周既有之矣,而秉此禮者獨有魯史。
12.
蓋古代國族遷徙,甚為頻繁,一若輕而易舉。其行動範圍,不限於數十百里,有至數百里乃至一二千里者,此其流移無定,對於文化之交通,種族之混同,並有其莫大作用。
五、以下取自齊思和˙〈戰國制度考〉
1.封建之廢,郡縣之興,皆發生於戰國,此實中國制度史上最重要之關鍵。
2.春秋之末,吾國農業上又發生一極大之革命,即耕牛之利用與鐵器之發明是也。
3.戰國時代工商業勃興之原因,則不外以下數端:
第一、貨幣之流行。
第二、人口之增加,都市之繁興。
第三、平民之解放,職業之分化。
4.封建之世,階級之劃分最嚴。
5.考戰國初年,魏人才最盛。(變法運動最早)
6.李克之外,魏群臣中,持變法最力者為吳起。
7.吳起之後,變法運動之重要人物為商鞅。……商君之變法,即將山東諸國之法制輸之於秦而已。
8.與商鞅同時,矣法術顯著者為韓相申不害。
9.綜之當戰國之初,魏、楚、秦、韓諸國,皆經過重要之變法運動。
10.
戰國平民進仕之塗,大底不出文學、遊談、武功、遊俠四端。
11.
春秋之季,孔子聚徒講學,有教無類,是為學術普變化之始。
12.
戰國學術之盛,蓋亦利祿使然。
13.
古人不知騎馬之法,固唯恃戰車衝撞轉運。至戰國,騎射之法輸入中國,由是騎兵主追蹤攻擊,步卒為主力,而戰車之用遂微。……至漢初而完全廢除。此實中國戰術上之一大進步。
14.
春秋之時,家之組織,本較國為集中。戰國之時及其由家蟬蛻而為國,自不敢在蹈齊、晉亡國之覆轍,行大規模封建之制。故當時之大政治家莫不以裁抑世族,擴張公權為急務。
15.
以粟為祿之制,蓋自戰國之初而已然。
16.
戰國之時,各國無不以粟米為酬庸官吏之法,以黃金為賞賜之用。除少數重臣貴戚以外,鮮封之以爵土。於是薪俸之制興而封土之制衰,此實中國政治組織上極重要之改革也。
17.
戰國之世,各國宗室功臣非惟受食邑者少,而受封者在其采邑之權利,亦非如春秋時代之大。……
六、
先秦政治思想流派﹝蕭公權?﹞
〈一〉 歷史背景
1.先秦政治思想:儒、墨、道、法。
2.戰國時期政治的最大特點為君權擴張。
3.封建天下轉為專制天下之過渡時期之政治思想:
〈1〉對將逝之舊制度表示留戀──儒家同情宗法、墨家反對宗法。
〈2〉放棄宗法,迎合未來之新趨勢而為之張目──法家。
〈3〉厭棄一切制度,偏重個人之自足與自適──道家。
4.儒墨道三家似均有殷遺民之背景。
5.
〈1〉儒:人治,從周尚文,貴族君子。
〈2〉墨:人治,從周尚質,平民賢人。
〈3〉道:無治,譏斥仁義,厭棄法令,去智寡欲,不尚賢能,自然無為。
〈4〉法:法治,賢人政治不可恃與非必要,明法飭令嚴刑重罰為最穩妥之治體。
〈二〉 地理分布
1.儒家思想以魯國之歷史背景為依據,於四派之中最富地域之色彩。法家對七雄之當前需要而立說,最富時間之意義。道家為我,超越時空。墨家承認封建之政治而攻擊宗法之階級,徘徊於新舊潮流之間而兩無所可,宜其不得致用於當世,不久而師傳竟絕。
2.儒墨二家皆產生於比較特殊環境之中,其區域自不能甚廣。法家思想則與晚周時代之一般社會情形相應。故其起也異地同心,蔓延較遠。至於道家之消極思想本為對衰世之一種抗議,其興起似不可限於一地。
3.三晉之環境,由適於法家之萌長。
4.儒家為魯國中心之北方學派。
5.陰陽五德之說,以世運定盛衰,影響於秦漢思想者尤大。
6.漢代陰陽家言,尤近乎迷信而不道,絕非鄒衍談天之本來面目。
〈三〉 交互影響
1.墨子曾受儒家之影響。
2.法家思想一部分殆由儒學蛻變出來:蓋儒家正名之義,施之於大夫為禮,行之於庶人為刑。及宗法大壞,禮失其用,正名之旨遂寖趨於刑法。而儒學支流,一轉而為吳李,再變而為商韓,荀子之學則代表此轉變之過度思想。
3.法家亦受到家影響。
4.道家與墨家殆亦相通。
5.農家曾受墨家之薰陶,陰陽家似為儒家之旁枝。
6.諸子關係之最難定者,無過孔老。
〈四〉 時代先後
1.李克撰次諸國法以為法經,此則諸國法即為任法思想之直接淵藪。
2.法家之成立,似可歸功於申不害之言術與公孫鞅之刑法。
七、
以下取自馮芝生
‧〈孔子在中國歷史的地位〉
1.以六藝教人,並不必始於孔子,據《國語》,士斖教楚太子之功課表中,已即有詩、禮、樂、春秋、故志等。《左傳》《國語》中所載當時人物應當之辭,皆常引詩、書;他們交接用禮,卜筮用易。可見當時至少一部分的貴族人物,皆受過此等教育。不過孔子卻是以六藝教一般人之第一人。
2.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此等舉動,前亦未聞,而後則成為風氣。
八、
以下取自傅斯年
‧〈戰國子家序論〉
1.漢代儒家的齊學本是雜陰陽的,漢武帝時代的儒學已是大部分揉合陰陽,儒董仲紓;以後緯書出來,符命圖讖出來,更向陰陽同化。所以從武帝到光武雖然號稱儒學正統,不過是一個名目,骨子裡頭是陰陽家已篡了儒家的正統。直到東漢,儒學才漸漸向陰陽求解放。
2.在永嘉喪亂之前,中國人只有東西之周,無南北之爭。﹝晉楚之爭而不決為一例外﹞
3.其實邏輯說去,儒墨之別常是一個程度的問題。
4.韓非政論之最精要處在〈五蠹〉、〈顯學〉兩篇。
5.子夏說教西河,是儒學西行一大關鍵。
6.戰國晚年齊國又以他的民間迷信及他的哲學化的迷信──五行論──漸漸普遍中國,這些東西便是漢朝學問思想的一個開端。
7.周漢諸子是一氣的,不能以秦為斷。
其他
1.封建社會的條件:
〈1〉土地的再分割
〈2〉權力的分化 王室—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奴隸
2.在中國史上,只有周代的社會,可說是封建的社會。
3.傳子制度以及分別大宗小宗的宗法制度,都始於商朝末葉,而到西周成了定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