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提供我們對當前政治科學的潮流一個歷史性的檢視;
第二部分、討論幾位學者所做的嘗試,即為了系統性地測試「政治系統」本質所做的重要概念的界定及假說的建構;
第三部分、政治系統的比較;
第四部分、社會中權力與控制的技術和過程。
第一部份 現代政治理論引介
第一章 現代政治理論的起源
1.現代政治理論的研究者,其者張以底下的方式發展出來:各個社會(其均為社會系統),實際上是由一連串的過程所組成的;而介於人們之間的活動整體,我們稱之為「政治」,它發生在社會的系絡中,可被視為一組獨立的且可以分辨的過程,憲法與制度(政黨、議會、官僚組織)事實上不過是這些過程中,比較穩定且定期出現的形式化建構(formalization)而已。(P.5)
2.我們可以比較各地不同的制度處理相同的政治活動的問題(譬如,秩序的保持乃基本活動之一)時其間的差別程度,也可以比較這些不同的制度如何容許一些必須的行為去達成「適當的」政治活動(例如,每個人的言論自由及受政府公平對待之權);然而卻無法比較制度本身,因為這些制度彼此是不相同的。(P.7)
3.這
當中有一重要的假定,即儘管在所有的國家某些功能是必須運作的,而如果有政治活動的話,通常其社會設計是每個國家都不同的,不同的社會設計亦將可能支配著
政治制度發展的種類,因此政治制度──政治功能運作的機制──亦可能因國家的不同而互異。換言之,政治制度是從社會設計中演化出來的,雖然政治制度緊接著
會回過頭來改變社會的設計。(P.7)
4.白芝浩(Walter Bagehot)再一八七二年寫道:
一個研究現存政府的學者,自然會與其他重要的政府相比較,而這些政府也是正在變化,他所描述的或許已改變,而他所描述的來源或許又朝另一方面改變。(P.10)
5.馬克思(Marx)、孔德(Auguste Comte)、聖西門(Saint Simon)、史賓塞(Herbert Spencer)、達爾文(Darwin)、白芝浩(Walter Bagehot)、華勒斯(Graham Wallas)、韋伯(Max Weber)、帕森思(Talcott Parsons)、班特萊和杜魯門(Bentley & Truman)、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達爾(R. A. Dahl)。
6.韋伯也堅持他所提出的類型不能描述任何實際的系統,而且也無法對一種有組織的政治生活加以詳細說明。它們只是一種「啟發式工具」的設計,僅提供研究權威的邏輯標準,因為每一個政治體系都植基於此三種類型的混合。(P.14)
第二章 現代政治分析的本質
一、 理論和方法
1.具有「政治思想家」這種特徵的理論,在尋求什麼是「正確」(right) 的政治組織形式,並主張人處於何種組織之下可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這些思想家提出的主張現在被稱為一種「學說」(doctrine),這些學說大體上均有規範性的特徵。儘管這些學說或哲學思想有時亦經過嚴格地分析,但現代政治科學家並不認為它們具有充分的經驗事實作為基礎。(P.15)
2.還有一種假設,認為如果政治行為的研究要成為科學的話,那麼數理和統計學的分析將是一項很有用的工具。(P.16)
二、 理論與系統
1.政治生活應該被當作一個「系統」或一組互動的系統。……政治分析已被認為不過是系統分析其中的一種罷了。(P.16)
2.一心想利用系統概念的政治學家,面臨到兩項難題:(1)如何決定何種互動可以正確地構成政治系統;(2)如何發展出能指出系統與其環境之間互變的概念性工具。(P.17)
3.我們應該把政治系統視為開放的系統──這也就是說,政治系統開放給外在影響。(P.17)
4.現代政治科學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系統理論。(P.18)
5.亨森(Norwood Hanson):「至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才能夠成為理論:能夠為我們所觀察的資料提供一智識性的、系統性的、概念性模式。而像這樣一個模式,其價值就在於它有統合現象的能力,通常這些現象,如果沒有理論存在的話,不是令人感到突兀、無秩序,便是幾乎不為人所察覺。」(P.19)
6.整體而言,政治現象是否能做系統化的分析(此即是否能為一具普遍性的理論所涵蓋),這已經變成傳統分析家和現代派學者爭論的問題所在。(P.19)
7.…..我們可以抽離出特定的狀況來加以描述,而給它們相同的概念。所以,概念這個名稱,是用來統治一組行為及活動相似而為我們所能了解的事物。概念對我們而言,可說是屬於快速速記的一種,它不過給我們一個剛開始的引導,引導我們業已熟悉的某特定活動。(P.22)
8.概念的主要效用在於使我們對相關活動的認識程度能合理一致。(P.22)
三、 現代政治科學的概念
1.現代政治學家的要求,首先即是想提出一組政治分析的新概念,做為朝建構政治過程的模式與理論的大道邁進之第一步。(P.22)
2.現代派的學者已大量的借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理論,這些借用自它們而比較重要的概念有:政治系統、角色、政治文化、政治結構和政治社會化。(P.23)
3.系統的定義
(1) 牛津簡明字典:「系統:1.復合的整體,相互關聯的事物或部分的組合,物質或非物質事物的組織體……2.方法、組織、被認為是次序的原則、分類(的原則)……」(P.23)
4.政治生活是社會的一部分,是相互依存的部分所統一的系統。……現代政治家運用這個「系統」的概念,只是當作一個分析性的概念,而不一定就是非要描述或反應一「具體的」系統不可。((P.24~P.25)
5.系統被認為是由次級系統、邊界、環境等所構成。(P.25)
6.所謂次級系統,不過是被用來識別系統或整體中那些較小的部分,雖然有其自己的存在,而且也可以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實體,但是它的活動及生存能力,虛依賴它那個較大的系統,對系統的存在與活動較無關重要。(P.26)
7.邊界:「其他系統的結束與政治系統的開始」。……某一段時期它也會相當地變動。(P.26)
8.環境:事物的環境,乃由環繞在它本身的東西所構成;而政治系統存在於社會的一般環境裡。……如果政治系統被界定為開放系統,它就很容易被其他系統所甚頭和影響,那麼其他系統在政治系統運作時,就會留下記號在它們所影響的運作上。(P.26)
9.角色:系統分析其重點與其放在個體上,不如說是放在這個由個體所扮演和其互動而形成的角色上。……分析家真正關心的,不是去分析個人因他所扮演的角色影響到它自己態度的程度,辨識去分析個人如何相信他所採取的態度,有助於他扮演一個適切的角色。(P.27)
第二部分 結構功能分析、一般系統理論暨溝通理論
導言
1.政治科學家關切的不只是解決可被觀察的政治問題而已,他們同時亦關切在進行解釋與問題的解決之前,他們所認為的對處理解釋及解決問題很重要的「活動的範圍」(P.34)
第三章 結構功能分析──奧蒙的研究
1.奧蒙及其同僚所關心的有兩個相關聯的問題:第一是他們想建構一個理論(或許可說是理論的途徑)用以解釋政治體系的變遷,而他們所使用的語彙是從「傳統」到「現代」。他們假設一個經濟體系從低度(農業)走向高度(工業)發展時,一個現代化的體系在解決諸多政治及社會問題時會較有效率。簡言之,他們想設計一套「政治發展的理論」。
第二,奧蒙也嘗試區分現存的不同政治體系和政權的種類,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類型學建構。我可以以不同體系的效率,來評估各種類型體系的內在結構。如此一來,將政治體系量化(或系統化),就成為可能。(P.35)
2.奧蒙堅信,任何想了解非西方社會現代化過程的人,首先必須能夠了解西方現代社會發展過程及行為。(P.37)
3.奧蒙嘗試修正及增補韋伯對政治系統的定義
(1) 韋伯的觀念是將政治系統視為對一特殊領土的控制,亦即與「國家」視同樣的涵義。其次,他強調政治的目的不單只是達到社會整合,政治系統也是要維護秩序,這是先於社會整合的。……政治系統是社會上合法的、維護秩序的或是轉換的系統……(P.37)
(2) 結構功能分析是一種系統分析,它將政治系統視為一個凝聚性的整體,影響環境並解受到環境的影響。
一、 分析的方法
1.功能分析可說是起源於生物學和機械學,而在社會學科的領域中,則是人類學首先使用的,但後來卻被帕森斯和里為兩人應用在設學的分析上。(P.38)
2.他
們的基本假設,所有的系統都有可以識別的結構,而該結構的要素均在系統內履行功能,而這些功能就系統的運作而言是有意義的,他們依靠系統,同時彼此之間的
活動也互相依賴。但是若組成系統的部分,在功能上不能互相依賴,即使他們隸屬於一個完整的系統,也只能被視為在展現功能而已,並不能界定為系統。更甚者,
系統有趨於平衡的傾向,……(P.38)
3.伊斯頓:「當沒有個人或團體藉由其他參與者改變他的位置時,此時人類的參與者,便是處在均衡的狀態中。」(P.38)
二、 政治系統的特徵
1.對奧蒙而言,所有的政治系統都有四個主要的結構,稱為「互動的合法類型」(legitimate patterns of interaction)。(P.39)
2.一個系統越發展,結構越專化時,文化中傳統的部分就會越減少,但絕不會完全消失。(P.39)
3.不管任何型態的政治系統,如果它們想生存或維持均衡(通常被認為是「前進的系統」──ongoing systems),都必須執行一些特定的工作。這些就是系統的功能性要件。(P.39)
4.最好的分析步驟如下:「如果某些功能必須執行,那透過哪些機制,這些被指定的功能才能實際上執行呢?」吾人可能以「結構」來回答此一有關「功能」的問題。從另一角度來看,可以制度(正式或非正式)來回答「過程」的問題。(P.40)
5.奧蒙結構功能研究嘗試著想讓分析的重點從可見的制度性政治機制,轉移到任何系統功能要件實際存在的領域中。(P.40)
6.就功能被履行的情況而言,政治系統是可以被比較的。…… (奧蒙)他的結論是所有系統都必須履行兩組基本功能:輸入和輸出的功能。(P.40)
7.奧蒙列舉了四個輸入功能和三個輸出功能:(P.41)
輸入功能(Input Functions)
(1) 政治社會化和甄補(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recruitment)
(2) 利益表示(Interest articulation)
(3) 利益集結(Interest aggregation)
(4) 政治溝通(Political communication)
輸出功能(Output Functions)
(5) 規則建立(rule-making)
(6) 規則執行(Rule application)
(7) 規則裁決(Rule adjudication)
8.輸入功能被認為是由政治體系中的非政府次級系統、社會和一般環境所履行。……輸出功能均為政府的次級系統,亦即負責規則制定(立法)、規則執行(行政)和根據法令裁決個人和團體行為的政府及官僚體系。(P.41)
9.輸出功能與傳統分權理論中所定義的政治活動相似。……其次,引進輸入的概念,是要進一步強調國家的政治體系不是一個單由發生在系統內的活動所決定的「封閉性」系統。更重要的是,政治體系的活動受到社會中其他次級系統的影響,甚至是國際環境所發生的活動所影響。(P.42)
10. 政治社會化和政治溝通這兩個輸入功能,與我們所說的政治價值的創造和強化有關,所謂的政治價值指的是政治系統中個人所持的信仰和觀念體系。(P.41)
11. 政治結構專業化的程度──可以用來比較各個政治系統──也就是說,一方面透過特殊結構執行特定功能的程度如何,另一方面是一個特殊結構可能執行多少功能的程度。在一個發展的體系中,結構是專業化的,政治角色也是分化的,功能亦是特定的。(P.42)
12. 奧蒙認為在一個現代化的政治體系中,利益表示(利益團體)、集結(政黨)和溝通(大眾媒體)的專業化結構,與非專業化的結構存在是互有關聯的,這些分專業化結構雖會受專業化結構影響,但決不會被它同化。(P.42)
13. 在現代化的政治體系中,雖然次級體系自主性高,但是他們仍是一種互賴的關係。次級體系的發展狀態,對政治體系的特性有某種程度的影響。(P.43)
三、 調適和變遷的過程
1.藉由質問系統是否擁有下面這些能力,以及所擁有的這些能力的狀況,可以分析系統:如系統抽取資源的能力、規範成員的能力(控制個人和團體)、分配資源的能力(不同的財貨和勞務)、發展和維護足以吸引對系統忠誠的符號能力,最後則是適度且適時對加諸於系統需求的反應能力(例如增加對系統的參與)。(P.44).
2.什麼會帶來政治變遷呢?甚麼樣來源的需求,加諸政治體系會造成能力受到挑戰?奧蒙認定有三種來源:
(1)政治體系內部的精英份子;
(2)環境中的社會團體;
(3)其他的政治體系。(P.44)
3.對奧蒙而言,在輸入及轉化的流程中不會產生體系回應能力中的「緊張」,那此一政治體系可以說是「穩定」的(因為這些緊張會導致系統本身的結構產生基本變化),而體系的輸出就能適切的迎合最初的需求。(P.45)
第四章 政治學中的一般系統理論與系統分析──伊斯頓的研究
1.哲學家史蒂芬.杜爾明(Stephen Toulmin)曾經說過,在物理學中所有發現的核心便是一種新的表現方法的發現,以及一種可被描述的關於推理的新技術的發現----此一新技術可以適合正在觀察的現象。(P.49)
2.伊斯頓認為有必要發展一種「整合性的政治理論」,這種整合性的理論能夠解釋國內及國際政治體系的行為,同時也可用以比較各種政治體系。……伊斯頓同意政治學首要工作就是分析政治系統的亦般性問題,也就是說,首先必須分析政治體系在何種條件之下可以持續生存下去的問題,用伊斯頓自己的術語來說就是----維持。(P.50)
3.對伊斯頓而言,一般理論的主要目的即是「建立辨識所有政治系統的重要變項之標準」。(P.50)
4.其次,「對於政治分析最重要的就是關心政治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的權力關係,以及在政治和政府過程中,某一個人能運用的權力或影響所提供的利益程度」此一觀點,是為伊斯頓所摒棄的。(P.50)(按:此為拉斯威爾的觀點)……它毋寧較關心政治體系生存的條件。政治學欲成為某一種形式的理論,首先就必須考慮政治體系的「存在」問題,然後才是「權威性」的分配----亦即是合法性,而不是價值的社會性分配。(P.50~P.51)
5.(伊斯頓認為)政治生活是充分自主的----它是由一些能抽離於一般社會關係的現象彼此之間的特殊關係所組成的----其本身即是一獨立的研究領域。「政治科學就是研究價值的權威性分配,而價值受到權力的分配與運作所影響。」(P.52)
一、 政治科學的問題
1.政治分析家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就是關於政治的「連續性」:政治體系在面臨不可避免的壓力時,如何設法繼續維持。(P.52~P.53)
2.(伊斯頓)他是擷取了新的「傳播學」的理論,而他的靈感來源與杜意契是相同的。(P.53)
二、 分析的方法
1.政治系統本身有一機制,在面對足以威脅破壞體系的活動時,會改變、糾正和調整政治過程和結構。值得注意的是,伊斯頓提出一個限制:如同有機系統與機械體制一樣,政治系統的元素不需要自動地對一些分裂或具潛在分裂性的活動加以反應。(P.54)
2.系統存在著回饋機制亦即一種能夠傳遞正、負面訊息給系統的機制。他們所提供的訊息包括對體系內所產生的決策的反應,以及讓系統得以對抗這些反應以確保系統得以維持的決策。(P.54)
3.伊斯頓的系統分析是一個分析架構,可以解釋系統持續的原因;並不單單只是維持系統本身,必要時亦會讓其結構適應環境的壓力。根據他的定義,持續意味著系統可以變遷,同時伊斯頓對系統自我調節的定義也隱含著一種動態的分析而不是靜態的分析,這是均衡研究的特質。(P.55)
4.他一直強調他所關心的是體系的基本「生命過程」,而不是其結構的重要。(P.55)
5.當政治系統的「輸入」和「輸出」均達到平衡,就可以說該系統處於穩定狀態。(P.56)
6.波特蘭懷(Bertallanfy):整體而言,有機體……從來就沒有達到真正的均衡,但是相當緩慢的新陳代謝過程,卻導致一個穩定的狀態,而經由不斷的輸入和輸出,以及建構一些元素,破壞一些元素,而與均衡維持著一定的距離。(P.56)
7.對政治體系的需求及支持就形成輸入。……輸出則是需求處理過程的結果。而明顯地,對政治體系的需求是來自於早先輸出的「回饋過程」。……事實上,伊斯頓認為,政治體系基本上就是一個處理政治性決定與活動的「輸出─輸入」機制。「畢竟,政治系統原來的面目就是將某種輸入轉換為輸出的手段。」(P.57)
8.伊斯頓的「互動」不是帕森斯所指的「行動者」,也不是奧蒙的「角色」,他注重的是過程而非結構。(P.58)
三、 伊斯頓政治系統的模式
1.政治系統的主要一種特徵就是它是一個開放性系統,不斷遭受來自於其環境的挑戰,並與之抗衡。……建構一個政治系統模型的目的就是能確實幫助我們了解政治系統在面臨這些壓力時如何能夠持續,以及了解政治系統回應的機制。(P.58)
2.政治系統可能遭遇兩種壓力,……一種是需求的壓力,另一種是支持的壓力。(P.58)
3.伊斯頓認為,所有系統都有一個「臨界範圍」,超過此一範圍,加諸於系統的壓力都會影響系統的功能,而導致系統瓦解。就此點而言,政治生活的「基本變項」──「社會價值的分配以及服從這些價值分配相關的頻率」,便受到「政治生活本身變成是不可能的」這種態度的影響。(P.59)
4.政治系統的主要結構或支持的標的有三種:政治社群、政體以及權威當局。(P.59)
5.當一群人聚合在一起,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意願共同解決政治系統的問題時,就出現了政治社群。為了促使系統運作,社群就會有政治性分工產生。(P.60)
6.(伊斯頓認為)社群感並不是政治社群存在的必要條件。伊斯頓的定義,與大多數社會學家強調社群是一種價值的分享有很大的差別。(P.60)
7.政治系統的政體指的是「憲政秩序」,此一名詞與英國政府有關:它是一組規則(成文與不成文)與感情,而且有一套規範性及可預測的方法處理政治問題。(P.60)
8.伊斯頓所說的「權威者」或「權威當局」是指一群必須負政府決策責任的人。他把「權威者」與「權威結構」加以區別。伊斯頓較注重前者,因為他的相關論點是:是擁有權威的人而不是這些人所行動的結構或制度性架構在動作的。(P.60)
9.伊斯頓:在某些個人和團體彼此之間的自主性互動,往往可以化解對稀有價值的衝突性需求。(P.60)
10. 對權威者的支持程度是系統是系統是否持續的重要性指標。(P.61)
第五章 結合結構與行為的分析──艾伯特的研究
1.艾氏的主題是研究「現代化的政治」,他告訴我們,這需要結合道德和分析性的思想形式。……艾伯特表示:「我相信政治模型一開始是強調規範性的,其次才是經驗性的。」(P.65~P.66)
2.政府與社會中其他選擇最大的不同是,政府的選擇通常對社會中所有成員均有某種暗示與結果;更甚者,亦可以拘束所有成員,因為政府是「最普遍性的成員單位」,政府所作的抉擇而被社會接受一段時間以後,就構成了社會中的「到的性目的」。(P.66)
3.他認為就長時間來看,某些類型的政府還是比其他類型的政府穩定。(P.66)
4.艾伯特在研究黃金海岸和烏干達時,特別關注:現代化體系如何與傳統的社會相結合;反過來,傳統的政府體系如何適應現代化政府。(P.67)
5.他特別關心在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結構對政治過程以及對政府型態發展的影響,然而他也注意到當權者在不斷變動的社會結構中所能做的抉擇程度。(P.68)
6.對艾伯特而言,現代化與普遍性發展、工業化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7.現代化主要是發生在非工業化社會的一種過程,它可以被描述成某些角色──專業性的、技術性的、行政性的──的轉換,以及支持這些角色的機構的轉變,如醫院、學校、大學以及官僚體系。(P.68)
8.在具體的層次上,政治分析被認為有兩種問題──(1)選擇的分析和(2)選擇所發生的系絡或背景的分析,因此艾略特認為需要兩種研究途徑──同時結合了結構與行為的研究途徑。(P.69)
一、 分析的方法
1.艾伯特指出,他分析研究的目標,即是檢視使政府在現代化的階段中可能維持其權威的狀況。因此,他關心合法化的問題:此即在不同時候,「政府權威」以及「其能夠獲得支持」彼此之間的關係。(P.69)
2.政府可以以兩個主要特質加以區分:(1)權威集中的程度,或是艾略特所說「階層性」的程度;(2)權威當局所依附的價值體系種類,他們希望這類價值整個政治體系和社會都能普遍性的接受。(P.70)
3.艾
伯特強調,一個具有特定階層程度和特定體系的「政府的選擇」,實隱含有規範性的決定──即使一個社會的結構性基礎較傾向於某種形式而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政
府。換言之,關於政府型態的選擇,至少部分是道德性選擇,而這也是為什麼艾伯特想建構一種規範性、結構性和行為性的理論了。(P.70)
4.政府模型──神聖集體性模型和世俗自由化模型──以兩種標準呈現出來:階層和價值體系。(P.70)
5.資訊和強制性彼此之間的關係決定了政府選擇的程度。(P.70)
6.一個政府的合法性視其道德和效率的程度如而定。(P.70)
二、 政府的類型
1.艾伯特認為現存的現代化中的社會並沒有結構性的基礎來支持集權主義或自由民主體系的政府。(P.71)
2.此處有一個重要的假設,亦即自由民主的制度在現代化中的社會裡可能並不適合;或者換另一種方式來說,可能是無法生存。(P.71)
3.這本身是一種階段性的分析它強調在某一發展階段,屬於某種政治制度的特質,並不回提前在社會中出現。了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艾氏最關心的就是政治學者應該知道社會前進的方向,如此一來方能了解權威的基礎。(P.71)
4.基本上有兩種「調適性政治體系」模型:一種是調和性體系,……另一種是動員性體系,…… (P.71)
5.如果政黨是很重要的,甚至是現代化社會變遷的有效機制,那麼那些當權者的意識型態、「政治信仰」和政治傾向也必須加以分析。(P.72)
6.(政府的)兩個功能性要素一是資訊的儲存,一是「實際強制武力的壟斷」。在任何系統中,此兩者存在的是一種反向關係。(P.73)
7.(政府的附帶性功能)所有的政府都必須使其行動是(1)一個社會的仲裁場所,(2)聯繫一個民族過去與未來符號的提供者,(3)有秩序的分配和執行體系中的角色的機構,(4)決定社會成員及其參與標準的提供者。(P.73)
8.(政府)還有兩個主要的結構性要素。所有政府均是一種「權威性決定的結構」以及「責任性的結構」。換言之,這些是政府的組織要件。(P.73)
9.(政府的附帶性結構)包括政治甄補的機制、規則執行和角色界定、資源分配和決定以及一些機制──透過這些機制,政府記錄了社會對其決定及政策的贊成。事實上,附帶性結構就是為了實施政策的機制。(P.73)
10. 艾伯特以三個主要的標題來討論現代化中的社會的結構模式或是內容,它們分別是:「傳統」體系的狀況、現代化對階層化型態的影響以及職位(可被辨識的)發展的趨勢──換言之,即「專業化」概念的發展。(P.73)
11. 艾伯特強調知識分子在現代化社會中的重要性,而他也認為在現代化持續的過程中,專家或是技術家便會取代通才以及純粹的政治意識形態者。(P.73)
12. 艾氏強調,新的「專家」傾向於重視理性主義以及科學方法,並且以卡爾.波普所說的「社會工程技術」來解決社會問題。(P.74)
三、 結語
第六章 溝通理論與政治系統──杜意契的研究
1.杜意契主要是借用馭控學的概念和方法來解釋政治系統的存續與成長,同時也預測變遷結果對系統結構的影響。(P.77)
2.杜意契所關切的其中一項是,他要減低權力這個觀念「被視為是持續的政治活動的構成要素以及被認為是界定『政治』的決定性要素」的重要性。(P.77)
3.政治是為了實踐社會目標:政治所作的決定均攸關整個社會──這些決定是具有強制性的。政治的「核心區域」便是「可執行的決策區域」;對杜氏而言,「政治的本質」就是「人類努力達到社會目標中彼此互賴的協調」。(P.78)
4.在政治系統中,「資訊先於強制性」(P.78)
5.對杜意契來說,政治系統「大部分依賴的是一種對等的期望結構」。(P.79)
6.對杜氏而言,政府應被視為是一種掌控,而不是一種權力的使用。(P.79)
7.此處應特別注意三點。首先,杜意契認為次級系統(政黨、利益團體)是一個小型的傳播體系,而在某種程度上又能自我監控以及透過一些機制(人為和制度上的)自我調整和修正他們的結構和行為。……其次,……系統能夠利用其所獲得的資訊(1)增加其開放性,亦即重新界定接收訊息的通道;(2)增加有效反應環境的能力;(3)增加達成目標的範圍及多樣性。(P.80)
一、 研究途徑的來源
1. 所有相關的系統分析均可當作是互相聯繫的網路,而此一網路模式事實上就是資訊流通的模式。(P.81)
2. 馭控模型引導分析者注意任一系統的特殊面。(P.81)
二、 分析的方法
1.杜意契宣稱,他的研究途徑與均衡途徑之間重大的差異在於「反饋」。反饋或者說是「自動控制裝置」──意味著反應輸入資訊而產生行動的一種溝通網路,同時也包括其在資訊中所產生的行為的結果──這種資訊被用來修正後續的行為。……就杜意契的理解,均衡理論是不允許系統有成長或演化。因此,他認為介紹「反饋」的概念,等於是將一種動態的元素印入一個靜態的分析中。(P.81)
2.杜意契也引介了反饋概念的次概念,……負
反饋系統是將系統所做的決定和行為的結果,在傳遞回去,導致系統在追求自設的目標時改變自身的行為。負荷是指在一特定的時間內,系統可能擁有的資訊量。時
差是指在「報導決策結果」以及「對所接收到資訊的反應」彼此間,系統所經歷的差距量。得益是指系統對所接收到的訊息反應的狀態。導程則是描述系統關於未來
決策行為預測的反應能力程度。(P.82)
3.體系若對所接收的訊息過度反應時,可能會產生高比例的得益,而超過某一比例的得益,任何的增加將會對體系的目標實踐有負面的作用。(P.82)
結論
1.政治必定是一系統。(P.85)
2.每位研究者在關心政治的道德面時,呈現出不同的風貌。(P.85)
3.政治的科學理論必須適用到各個面向及所有地區的政治上。(P.86)
4.自然科學的理論發展,科技與數學的發展,讓我們了解了生物、電子機器,以及社會系統的行為有重相似性。(P.87)
5.所謂馭控學被視為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樑。(P.87)
第三部分 政治系統的類型學
導言
1. 過去,比較研究毫無例外地,總是傾向於正式組織方面的研究,學者把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政府正式的制度上,卻忽略了非正式的社會關係在決定問題的過程中與政治權力的運作上,具有一切重要的影響力。(P.91)
2. 代表制的民主被認為是理想的政治類型,而非民主系統與非西方系統的非民主面,則只被認為與這理想類型悖離。(P.91)
4. 比較政治的研究者,必須在眾多的模式當中,選擇一個做(或更多)為他從事經驗研究的基礎。(P.95)
5. 最近幾年所出現的政治類型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引自或借自其他學科的概念,像人類學、經濟學和物理學。(P.96)
第七章 政治現代化─席爾斯的研究(Eward Shils)
1.政治制度變遷,政治價值也改變。(P.99)
2.我們要了解到政治變遷有極其龐大的構造網路,因此,關係到很多社會生活的層面,研究政治變遷,就必須適度的落實到政治學家所能勝任的範圍,……我們要把最後的目標建構成一種計劃,使這些因素在範圍廣大的社會變遷分析裡,能更具體的呈現出來。(P.100)
3.新興國家的特徵:
(1) 它們固有的政府體制目前仍相當地原始。
(2) 它們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大體上仍具高度的傳統性。
(3) 它們重要階層的精英,關切的是如何使它們的社會結構、文化、政治生活及其前景都能現代化。(P.100)
一、 社會結構
1. 大部分這些國家還存有某種血緣體系的形式,……像這些宗派林立的因素,使很多的個人與團體,廣泛地與系統脫離,阻礙了他們參與自己社會的政治歷程,……他們有贊成同族的人與同一階層的人的傾向,而且彼此都相信,行政與司法要獲得公正是很困難的。(P.102)
2. 業已工業化的與都市化的社會有一個主要的特徵,即中產、專業階級的構造與人數,他們大多數擁有必備的特質,使其能夠在社會的經濟與商業生活中,居領導的地位,……這一社會層面,在功能上特別重要,因為中產階級大多數較諸其他團體,更能將理性的計算規範融為己有,且更能嚴格地運用科學方法來解決社會面臨的問題。這一階級的規範、態度與方法非常重要,因為就是這些規範、態度與方法支撐了現代複雜的西方社會。(P.102~P103)
3. 一般而言,新興國家的農業經濟,大多仍在使用傳統的耕作方式與技術,結果相對地造成這些社會裡每人的低收入,……這些新興國家的精英幾乎一致贊成經濟發展,不斷地努力要實現和發展更好的資源,增加效能與累積資本,像這樣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社會的生活水準,同時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基礎,以便能獲得國際的發言權,使其於國際地位上,在政治與社會上變得更為重要。(P.103~P.104_
4. 在這些新興國家,權威仍深遠地影響層級結構,這些社會的傳統取向,解決了很多來自決策者範圍內的問題。……這種權威的階層結構,導致的結果,不是全體人民的過度順從,便是極端固守著平等主義的理想,變成對抗建立新系統的反動。(P104)
5. 人的政治活動總是受他對理想的社會型態的看法所引導。(P.104)
二、 政治的民主
1.經由代表制及公共自由建立起來的公民統治政權。這樣一個系統,其焦點在由定期普選所選舉出來的立法機構上,……立法機構的國會是至高無上的……(P.105)
2.政黨是這些系統內一個整合性的特徵。(P.106)
3.另外一個特徵是,有非常短期的政治真空狀態,在這段時期政權的維持,有相當明確的規定。(P.106)
4.如果角逐政治領導權的競爭有任何意義的話,那麼就應該容許新聞界以及其他輿論機構,能自由地批評與持續不斷地監督政策。同理,立法機構的作為,也要受少數反對黨議員及執政黨的後排議員的監督與批評。(P.106)
5.這些政權另外還有兩個特徵,及存在著獨立的司法權,……司法機構要能保護人民的權益免於國家逾法的侵犯,同時規範人民之間的關係。(P.107)
6.只要其政府存在一天,其權威就要為全體社會不斷地接受,大致而言,此須依賴政府是否具有效率地發布及執行政策的能力而定。(P.107)
7.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可以決定選民與國會是否能支持政黨的領袖,那就是看政黨擬定的計畫,能否同時實現社會內與政黨內很多少數集團各種不同的需求。(P.107)
8.這些國家必須有經過充分訓練與組織的文官人員,以便實現政治家的決策。當然,文官必須嚴守政治中立,對合法的政府表示忠誠服務,充分的獨立,像在位的部長提供政治問題的有力且客觀的諮詢。(P.108)
三、 監護的民主
1.制度上,雖然能維持民主政治;但實際運作上,它卻被修改了,將其更多的權力賦予行政部門。(P.109)
2.紀律和權威維持在權力中心的一個具有強烈人格特質的人或集團身上,同時控制著其所支配的政黨與國家。(P.109)
3.在監督的民主政治裡,則國會的權力被各種方法削減,……通常新聞自由以及大眾評論與批評的自由都被剝奪,要不然就是有條件地利用司法裁決自由案件。(P.109)
4.監護的民主制也需要有能力的且忠貞的官僚人員,能夠給予計畫式政策,提供冷靜客觀的意見和情報性的批評。在監護的民主政治裡,這種批評的角色最為重要,因為國會對行政部門的政策,批評與監督的作用太過薄弱。(P.110)
四、 現代化的寡頭政體
1.像這樣的政權,大概不是來自文人系統,便是來自軍方,……(P.111)
2.現代化的寡頭政權,國會已被剝奪了它所有傳統的權力,無權提案、辯論或修改法律;也不能公開討論,產生一個可以選擇的政府。(P.111)
3.他們是不容許犯對者存在的,……(P.111)
4.因為這樣的政權沒有代表制的特徵,所以他們反而會導致很多反對者;但是反對者仍須是祕密暗中進行的,因為這種政權有禁止他們的傾向;為了避免謀叛而被推翻,並維持穩定,在這樣的環境下,勢必大大地仰賴警力與軍隊。(P.112)
五、 極權的寡頭政體
1. 監護的民主與現代化的寡頭政治系統,兩者有一共同的特點,即它們對情況的發生,會做相當簡單的反應;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菁英份子對於社會的潛在力量有不同的看法,這種潛在的社會力量發展並維持著「使政治、智識及技術能實現他們所追求的現代化」的必要程度。(P.112)
2. 界定極權寡頭的特徵之一,乃是他們所抱持著的信念:認為統治集團知道什麼是「好的生活」,也知道達到「好的生活」的方法,……(P.113)
3. 極權主義另外一個特徵,即有一種依其所好的官定意識型態,作為在它所控制之下的政體內所有社會事件的信念。(P.113)
4. 極權寡頭政治,其菁英份子是一種高度紀律與團結的團體,經由政黨的制度,以教條理念牢牢的結合在一起。(P.113)
5. 黨建立了自己的行政體系,控制著各個不同層級的黨結構,也經由黨控制了國家的官僚系統。黨擁有獨占的權力,且不容許其他政黨的存在。(P.113)
6. 極權寡頭政權仍然維持著議會制度,但只是為了要宣傳極為了某些形式上的目的;議員無權創制或修改法律,這兩種功能由一群極小的集團執行,這個小集團構成黨的行政委員會;同理,一些包括人民參與的機構之所以維持下來,也僅僅為了被「歡呼喝采」。(P.114)
7. 在極權的寡頭政體裡即使被選舉出來的人,在決定政策的方向上,連最小的影響力也沒有。(P.114)
8. 在任何具有政治意義的全部法律案件中,黨的精英即是最後的裁判。同樣,也不容許輿論表達它們對政策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這政權培養了一批替黨的全部決策說話與維護的知識份子,用這種方法,才會在這些國家裡面,產生環繞在政治上的綜合性的共識氣氛。(P.114)
六、 傳統的寡頭政體
1. 公共行政官僚是所有現代民主國家的共同特徵。(P.115)
2. 縱使在意識的、理性的與縝密地選擇下,現代化的要求與技術將能夠佔優勢,然而潛意識、非理性及不自覺的反應,仍然趨向那包括大多數傳統寡頭的傳統模式行為。(P.116)
3. 傳統的寡頭政體,建立在半有強固的傳統宗教信念的王朝憲法上。統治者的產生,單單基於血緣的關係,要不然就是結合了血緣關係與擇嗣(具有被選資格者參與選擇的過程)二者。統治者基於血緣與人員的選擇下,挑選了顧問及貼身心腹,成為王宮內的扈從人員。(P.116)
4. 立法機構被認為是不必要的,因為新的立法數量很少,只在需要的時候,才由統治者和其大臣創制並執行。同理,這種政權類型,幾乎不曉得有官僚機構這回事。(P.116)
5. 這類政權有堅決地反對現代化期望的傾向,而尋找其合法性的基礎,乃基於保護傳統文化的理由。(P.117)
政
治理想能實現到何種程度,端賴因素的多寡而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菁英份子的自制能力,及其履行自己實現現代化諾言的能力。在所有的社會生活層面裡,從傳
統過度到現代的難易,大部分最初就要仰賴菁英份子是否能在傳統信念的要求中,與其建立一種工作性的妥協關係,並且視其是否有能力「再解釋傳統的信念,使之
適合現代的需要,轉化成現代的理念」(P.117)
第八章 政治文化─奧蒙的研究
奧蒙想採用借自社會學與人類學領域的概念,建構遺像有規律性的政治系統比較理論
1.政治系統被視為一組互動的角色,或者是一個角色的結構。每一位政治行為者(個人或團體)扮演一種角色,他的活動由他對角色的概念所引導著,並且他對系統內其他成員給他的期望所得到的了解,也成為他實踐角色的依據。(P.120)
2.政治文化可由「政治行動的取向」來加以測定,而政治行動的取向乃牽涉到個人所擁有的關於政治標的、事件、行動和問題的知識,以及他為這些認識是否投入任何的感情、如何去評價、甚至是否因此而激起他去採取行動等等。(P.121)
3.個人對政治取向的四個主要標的:
(1) 整個系統(the system as a whole):也就是個人對國家及其政治系統的歷史、領域大小、位置、權力和憲法的特徵做的判斷為何?認識如何?以及懷有什麼樣的感情?
(2) 輸入的過程(the input process):
輸入過程是由一些制度所組成,這些制度是政治系統的社會表達需求的管道,而將這些需求經由創制,轉壞為權威當局的決策,這些輸入管道包括政黨、利益團體和
大眾傳播媒介。我們必須找出底下這些資料:個人對結構、政治生活中具影響力團體的角色以及政府特定的政策提案,他們的認識、感覺和意見。
(3) 輸出過程(the output process) :輸出過程包括行政官僚體系、法院以及其他有關權威決策的適用與執行的制度等機構的運作。個人對政策執行和執行的結構所持的意見為何?對這些他們有任何強烈的感情嗎?其判斷又為何?
(4) 個人本身(the self):他知道自己在政治系統中藥扮演什麼角色?關於他自己對其權力、權利和義務的認識究竟有多少?他知不知道如何去獲致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或團體的捷徑?他如何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至最大的範圍?以及他以何種標準形成自己對系統的意見和評估自己在系統中的地位?
政治文化可由「對一般政治系統與其輸入輸出層面,以及政治行為者本身,不同的認知、感情與評價傾向所發生的頻率」來決定。(P.121~P.122)
一、 政治文化的類型
1. 偏狹的文化(parochial):
(1) 存在於簡單的傳統社會裡,……沒有專精化的政治角色。
(2) 個人取向傾向於依循未分化的角色結構模型,個人的行為傾向於同時兼具政治、經濟及宗教三種取向。
2. 臣屬的文化(subject)
(1) 發生在那些對系統整體及其輸出層面取向頻率較高的地方,但在其他方面,像對輸入標的及政治行為者本身的取向,就付之闕如。
(2) 個人了解到他影響系統的可能性極低,卻仍接受在位者那權威性和不可挑戰的決定,他認為他的角色必須去接受這個系統,而不是企圖去改變它。
(3) 社會被看做是,基本上擁有階級制度的一個結構。
3. 參與的文化(participant)
(1) 個人被認為,也視他自己為政體的一個行動的成員。
(2) 個人有他自己的權利與義務,並期望他能了解這些權利與義務,而且也必定能去實踐。
(3) 政治活動應由社會內的個人和團體予以嚴密的監督。
(4) 對各種不同的政治標的做有利或者不利的回應。(P.122~P.126)
二、 政治系統的類型
(一) 英美政治系統
1. 英美政治系統其特徵為多元價值的政治文化。
2. 英美政治系統的文化是同質性的,人民一般都同意他們的政治目的以及實現目的所使用的方法,政治形成競賽的氣氛,所以政治競爭的結果,是持續地在被質疑中,但敵對的政治領袖彼此之間都不會提出極為激烈的不同政策,去冒這個危險,把競賽的七分轉變為戰爭。
3. 政治系統中的每一個單位,都是明確的且官僚化的,社會中所有潛在的「利益」同時在系統中也佔一席之地,並且影響政治過程。
4. 英美系統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即為分化的穩定。
(二) 歐陸的政治系統
1. 主要指法國、西德和義大利。
2. 斯堪地那維亞及低地國家的政治系統,乃介於英美系與歐陸系之間。
3. 歐陸系的政治文化不是同質性的,而是「破碎的」(fragmented),不同社會層面各自建立了不同的文化發展類型,而且其中一些層面比其他更有發展。
4. 每一個文化的社會次級層面相互衝突且彼此排斥。
5. 每一個次級文化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角色系統。
6. 這種非妥協性的態度,便意味著極權主義的潛在勢力隨時可能在系統內抬頭,這些劃分次級系統的強固的邊界,總是面臨著由聖雄式或者基理斯馬式的民族主義運動所帶來的危險。
(三) 前工業或部分已工業化的政治系統
1. 具有混合的政治文化。
2. 文化再次的衝突,常導致基理斯馬式的民族主義的出現,來試圖合併新的文化規範,或者再度保證這些傳統文化要予以保留,又或者建立一個新舊的結合。
3. 這類系統具有高度潛在的叛逆性,這是因為溝通和合作的困難所造成的;之所以如此,時肇因於多數系統內的集團,各自擁有對政治系統不同的偏激概念(認知地圖),且對系統的各個不同的層面,其取向也彼此大大不同。
4. 他們的政治行為者,角色移動相當頻繁。
5. 這類系統另一個特徵,即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政治文化,可能同時在任何一個角色的結構內運作,
(四)極權主義的政治系統
1. 在極權主義的政治系統內,不允許自願性社團的存在,傳播被政府機構所控制,強制力由一個獨裁的政黨所控制之下的官僚體制獨占,由於這些原因,所以政治文化「……出現同質性,不過這些同質性卻是綜合的」。
2. 大多數的政治系統,乃植基於一些合法性權威的概念,這樣子其行動在社會中方具有統合的力量。
3. 個人之所以接受那些擁有權威的在位者,是因為這些人權位的取得,式經由社會普遍的接受程序,然而,對極權主義的系統而言,這個所謂的「可接受性」,是由人為所創造的。
4. 「權威取向的特徵,似乎就是服從和冷漠的結合」,此種結合是由中央所控制的傳播手段與鎮壓機構製造出來的。
5. 他們利用武力造成令人不可預測的情境,來扶持他們的政權。
6. 官僚體系、軍隊和秘密警察等功能的擴張和收縮、引入與廢止,都是要配合黨的需要,職是,當情境改變時,這些制度就必須跟著重新處置。(P.126~P.132)
第四部分 權力論
導言
1.權力只是人們追求的許多價值中的一種,而且在很多場合中,權力不過被視為實現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的一種手段罷了。(P.137~P.138)
2.我們必須承認,權力從未被單方面的運作,而且個人與團體的行為,由於經常沒有足夠做決定的知識,以致被認為一點也不理性。(P.139)
3.權力關係必然具有一交叉的特質。(P.139)
第九章 計算暨控制──達爾的研究
1.系統間共同的特徵:
(1) 複雜的現代社會,或多或少都有爭奪政治領導權的現象發生。(P.141)
(2) 政治影響力從不公平分配給大眾,不可避免地某些人總是比另外一些人更具影響別人行為的能力,換言之,他們享有較多的政治資源。(P.141)
(3) 政治領袖的行為,被認為是具拘束力與權威性的,人民之所以服從他們,並不是因為怕被處罰,而是因為道德義務感的驅使,這種道德的義務感讓他們認為關切領導者的決策是正確合宜之事。(P.142~P.143)
2.政治系統依循下列三項標準而予以分類:
(1) 影響政府決策的人數多寡;
(2) 政府賴以建立的權威類行為何;
(3) 整體政治系統內,次級系統的獨立性與繁複性為何。(P.143)
3.有關政治問題中那些最為人爭論的重大論題(或主張),通常都被人規範過,很難成為建構有意義的社會選擇理論的基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計劃和開放、管制與自由市場等,並不適合做為了解與解釋現代世界社會系統的概念工具。(P.143)
4.達爾為避免了隱含在「理性行動」這個概念中許多的困難,而僅僅主張:「社會行為是否合乎理性,端賴其是否能達到既定的最後目標。」……於是達爾自然地接受了這個觀點:「眾多潛意識行為的實質理性」。(P.144)
5.達爾所主張具體的研究,首先必須處理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無論吾人所採取的行動是否理性,對想要完成的目標必須先予衡量,先予設定;第二,決定理性的社會行動之構成過程,應先予以確定。(P.144)
6.達爾指出指引社會行動的基本目標有七種,……這
些目標即自由、合理化、民主、主體的平等、安全、進步與適度的收入,當然,這些不是指引社會行動唯一的目標,其他還包括有尊重、自尊、權力、技術、愛、感
情、教化。這些被人所選擇作為評估政治的目標,在某種程度言,只是個人的偏好罷了,而且多半是由研究者個人自己的目的以及其研究想要達到的特定程度所決
定。(P.145)
7.只有在個人和團體為獲得最多的目標,而能做理性的計算,採取最佳的方法時──並且倘若是必要的話,還能夠在獲得目標的過程中控制他人的反應,那麼,才能證實有所謂的「理性的行動」。(P.145)
8.如果我們所進行的討論是藉編纂過的資料進行的話,那麼作出來的決定將更合理化。……不同的功能委派給不同的專家或代表,結果使決策的制定更加容易,這是因為個人或團體只將其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變項中,適當地做下每一種特定的決定。(P.146)
9.政治系統內的控制活動,是經由行為者之間的關係來進行的,當一個行為者誘使其他行為者去做他們所不願做的事,控制的活動就存在了。控制的程度隨環境或狀況的不同而異,且通常視行為者所用的方法與擁有的相對資源而定。(P.146)
10. 達爾區分了四種控制技術:
(1)自發領域的控制(spontaneous field control):行為者的活動,無意間卻在他人身上產生新的認知,而隨著這種認知,使他人產生一種特定方式的反應。
(2)操縱領域的控制(maniplulated field control):這種控制多半是從第一類發展而來的,……
(3)命令的發佈形式(the form of the issuing of commands):……人們在情境中所採取的反應,其眾多的動機當中,畏懼受罰並不是佔很大的比例,甚至人們之所以遵守法律,主要是因為他們主觀上接受了它,而不是害怕受到懲罰。(P.147)
(4)交互的控制(reciprocity):兩人或兩人以上彼此利用操縱或命令的技術抑或這兩種方式同時使用時,這種交互的控制即存在。(P.148)
每一位行動者同時受到很多其他的行動者所聯合起來的影響力控制著,甚且,各種不同的控制──自發的、操縱的、命令的──通常都相互影響,也因此增加了吾人要了解行為者的反應這類問題的複雜性。(P.148)
11. 不同社會其間的相異處,最好從它們相似的地方來了解,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即自它們以何種不同的方式來行使同樣的控制技術這一點下手。(P.148)
12. 由領導者與非領導者在理想狀態下存在關係的本質,達爾區分了「四種核心的社會暨政治過程」,它們分別是:
(1)價格系統(the price system)──裡面沒有中央的控制;
(2)階層體制(hierarchy)──裡頭「領導者對非領導者單方面地進行高度的控制」;
(3)多元性民主系統(polyarchy)──在裡面,「非領導者對政府的領導者進行高度的控制」;
(4)交易性體系(bargaining)──裡面「領導者之間交互地相互控制」。(P.149)
13. 每一種關係的特別事例,均可在這四種關係中同時找到。(P.149)
一、 價格系統
1.主要在經濟層面運作。(P.149)
2.這類設計的結果,便是中央權威的消失,系統本身變得能夠自我管理,這是因為每一種商品的價格,僅由其本身或其替代品的供需互動所決定。(P.150)
3.價格系統的控制情形,是屬於交互控制的類型。(P.150)
4.在複雜的經濟中,即少有商品是不能替代的,而那些競爭者對替代品的供給,會影響業者的市場,因此亦將在生產的過程中,控制了業者的活動。(P.150)
5.在價格體系內,.決策的制定操縱在精英份子的手中,而不是在那些選舉人身上;但領袖的決定最後是受到他們對選舉(如市場)政策的反應所控制,也受到領袖對選舉人反應方式(需求彈性)的期望所控制。(P.149~P.151)
二、 階層體系
1.有兩種簡易的方法,用來區分階層的組織與多元性、交易性體系的不同:(1)首先,那裡面沒有非領導者和平取代領導者的制度化程序;(2)其次,領導者通常可以決定誰能和他商量,以及何時去做與如何去做。(P.151)
2.階層體系結構上的特徵:
第一、制度上的結構與組織內的人事關係要相配合,以便有效地完成不論是正式組織內或正式組織外高階領導者所提出的目標。
第二、「多少像一條控制者與部屬的長鍊」,每個人(當然,除開此「長鍊」兩端的任何一方)控制著他的部屬,同樣也受著在這長鍊上的上級所控制,因此,這個階層體制被假定為一「金字塔」形的結構,……每一位行為者的任務、運作的公能,以及自由的多寡都被限定在來自高階領導者的規定上,因為有這些特徵,故階層組織較易出現高度的專精化。(P.151~P.152)
三、 多元性民主系統
1.通常行政是植基於階層制度予以實行;而立法法規被制定,則係在各個不同的政治領袖和其他領袖做過某種程度的交涉之後。(P.153)
2.多元性的政治設計,主要存在於規範被選領袖與其公民的關係上;但除此之外,多元性的設計,仍使被選的領袖在處理其與非選舉出來的行政官僚關係中,維持他的優越地位。(P.153)
3.在政策事務上,非選舉出來的官員必須服從被選領袖的領導,但是這些被選舉領袖最後仍須依從選舉的非領導者。(P.153)
4.這樣一個系統只能在那大部分的自由受到保障的地區才能運作。(P.154)
四、 交易性系統
1.這屬於領導者之間交叉控制的一種形式。(P.154)
2.在
那些多元制度的國家裡,交易是一種補充性的技術且是決策過程中的頂點,像這樣的社會,其交易量的多寡,大多依同意的範圍大小而定,當然這是植基於彼此共同
的基本目標與價值,同意的範圍愈大,交易的需求發生得愈少;反之,如果同意的基礎愈狹窄,那麼交易愈有可能成為多元體系的特徵。(P.154)
3.一般而言,社會裡的交易,「反而與階層體系的多寡成反比」(P.154)
以上四種社會暨政治過程,沒有一個在任一社會中單獨存在,每一種都有它的優點與缺點,因此每一種類型均須與他種類型相結合,以便產生一個可以生存的系統。(P.155)
第十章 影響力暨有影響力者──拉斯威爾的研究
1.在他的觀點看來,政治學便是「研究影響力與具有影響力者」,此即是「將權力視為一種過程──這構成了政治學的研究主題」。(P.159)
2.拉斯威爾:人在何時用何法的到何物?(P.160)
一、 價值
1.拉斯威爾把研究重點集中載分析社會上大家認為有價值的,且從他們的政治活動中亟欲爭取的東西的「特質」上,試圖解答「人於何時用何法得到何物」這個問題中的「何物」。(P.160)
2.了解分佈在社會之中的這些價值的分配,以及知道社會成員如何分配他們的價值,將為政治學者提供很多洞見,有助於他們去了解政治系統的本質。(P.160)
3.研究途徑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去確定:什麼是個人認為的「特質」──且被社會公認是有價值的事物?(P.160)
4.當社會與環境的因素改變的時候,人的知覺與認識勢必跟著改變,隨著也影響到他們所追求的價值模式。(P.161)
5.在分析的情態裡,這些價值本身不是被當作目的,便是僅僅作為實現更為重要目的的手段。(P.161)
6.幾乎每一種價值在某種程度內,都和其他另外的價值可以相互交換;而且通常擁有其中一種價值(即使最小限度在某些狀況下),可以改進成為實際地或潛在地擁有另外其他的價值。(P.161~P.162)
二、 結構分析
1.價值的研究成了確定政治活動目的的核心內容,……(P.162)
2.均衡分析:確定及描述政治過程中重要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其範疇舉例如下:
(1)行動(action):有意識爭鬥的公然行動。
(2)符號(symbols):在任一特定情況中,何者才是主導性的符號?
(3)需求(demands):由政體本身及社會中所發出的需求(例如對和平、安全、福利、富裕的需求),影響了政治生活的行為、價值的追求,以及所使用的符號。
(4)措施(practices):構成政治生活的互動行為的整體(政治權力的形成與分享),是由許多措施與結構形塑的,是這些措施與結構使行動成為整體。(P.163~P.164)
3.發展分析:
(1)均衡分析僅僅有助於分析被限定的時間點的互動力量,但無法分析持續一段時期所發生的變遷。(P.164)
(2)其前提是植基於對歷史統一性觀念所抱持的信念。(P.164)
(3)拉氏藉由「精
英符號的變遷」概念,試著將均衡與發展分析聯結起來,由此,他把社會精英結構變化的影響、精英甄選的原則以及維持一段時期的主導性的意識型態本質的變化三
者結合起來。他相信運用此種方法可以確定政治系統當前的潮流,而且這種研究途徑也使得控制及影響社會和政治的發展成為可能,他相信這樣一定可以明確地建立
社會科學家的目的。(P.165)
(4)他相信很多政治運動的成長與發展,試因為參與者將其個人深深所隱藏的感情,轉化發洩在公共的管道上。(P.165)
(5)他的基本信念之一便是認為,所有個人的心理錯亂都具有政治的危險性,因而對伴隨著的狂熱的暴行,必須予以控制,如此獨裁與專制才可以避免。(P.165)
(6)但「預防的政治」並不能經由正式的、公共的政治生活管道(比如說公開的討論、立法、群眾參與政治或制度的再編制等)來達成。(P.165~P.166)
(7)「沈思的立場」主要在描述社會過程,確定變項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它們的因果關聯,並預測它們的發展。至於「操縱性立場」,本身所關切的是目標的選擇,在分析環境因素及行動的選擇性項目的基礎上,試圖合理地控制社會過程。(P.166)
結論(第三、四部分)
1.分類是研究的基礎之一,概念形成便是仰賴它,而且如果沒有它,經驗政治科學也無從進行。(P.169)
2.分類要有用,它必須能反應各種不同的、可資鑑別的真實世界的現象群。(P.170)
3.效果好的分類(具有高度的解析能力),其使用的分類標準中的變項,具有高度的結合關係且在邏輯上也能獨立,並且這標準也具有被分類實體的特徵與行為。(P.170)
4.廣泛來說,這些(紐曼、杜瓦傑、湯恩諸人)學者都主張兩黨制的民主比多黨制的民主,本來就更為穩定,也較優越。兩黨制有更現代化的傾向,因為每一黨都必須訴諸於廣大交錯的選民層面,所以政治決策的範圍有被相當削減的趨勢。……瑞士、比利時、荷蘭及斯堪地半島國家具屬穩定的民主,但是她們每一個都建立在多黨制的基礎上。……所以,紐曼、湯恩及杜瓦傑諸人的主張,幾乎全建立在政黨的數目上,看來似乎是不夠真實,否則這些主張就需要予以實質上的限定。(P.1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